pg电子

目今位置:首页 > 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实践 > 责任动态 > 《中国建材报》:建材业调解——讲好供应端的故事

责任动态

《中国建材报》:建材业调解——讲好供应端的故事

宋志平在首届中国建材行业年度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来源:CNBM宣布时间:2015/11/20 10:34:01

       编者按:在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集会上  ,习近平主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增强供应侧结构性革新  ,着力提高供应体系质量和效率”。关于建材行业来说  ,产能过剩、供求失衡一直是老问题  ,今年以来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乏力  ,供需矛盾更是雪上加霜。新形势下  ,我们如何做好从需求侧革新到供应侧革新这篇大文章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近日在首届中国建材行业年度经济论坛上给出了回覆。在这篇题为“建材业调解——讲好供应端的故事”的讲话中  ,他深入剖析了行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并重点就转型升级提出了“四化”的全新路径  ,关于当下行业结构调解与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很是兴奋加入今天的集会  ,就转型升级这一主题  ,结合中国建材集团的实际  ,跟各人汇报交流。我主要讲三段话  ,第一段话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配景  ,第二段话是中国建材集团转型升级的实践  ,第三段话是下一步转型升级的思路。

       一、关于转型升级的配景

       目今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主要基于四个原因。

       第一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  ,从两位数的增长到现在的6.9%再到“十三五”期间的6.5%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对建材行业来讲  ,这样的变革意味着需求量不会再像已往那样逐年增加  ,以水泥为例  ,今年的市场需求量降幅凌驾5%  ,为近年来首次下降。不过纵然如此  ,今年的水泥销量仍抵达23.5亿吨  ,仍是个天文数字  ,“十三五”期间也会继续保有庞大的消费量。既然有这样的市场需求托底  ,为什么现在煤炭、化工、钢铁、水泥等基础原质料领域还觉得很是困难呢 ?为什么水泥行业还会泛起前所未有的价格下跌呢 ?我认为  ,主要问题不是需求端的缺乏  ,而是供应端的过剩  ,主要矛盾不是需求量的下降  ,而是供应端的事情没做好。

       如何做到均衡、有序和高质量的供应  ,这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已往常讲“水多加面  ,面多加水”  ,指的是靠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我们的“面”已经算出来了  ,就是6.5%的增速  ,受此影响  ,市场需求不可能无限扩大。问题是  ,我们的供应严重过剩、“水”太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  ,不可指望政府再去加“面”  ,也没那么多的“面”可加  ,那样意味着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既不平衡不协调也不可连续。我们必须认清形势  ,政府主管部分、行业和企业  ,需要一起努力  ,做好供应端的事情  ,推动供需平衡。怎么做 ?焦点是三件事:以销定产、竞争的有序化和提高产品的标准。我们改变不了需求下降的事实  ,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新常态下  ,我们必须探索一套新的活法  ,因势而变  ,主行动为  ,加速转型升级  ,这样才华彻底扭转行业命运。

       适才徐林司长讲了国家的“十三五”计划  ,我听后心里比较踏实。因为中国有“小康社会”的雄伟蓝图  ,有“两个百年”的斗争目标  ,有“十三五”6.5%的增长底线  ,建材等基础原质料就有巨大的市场作为支撑。“十三五”对我们来讲既是一段难得的平台过渡期  ,也是一段黄金转型期。如果我们错失了这段机缘  ,就不可有合理的盈利进行须要的结构调解  ,就不可有足够的时间对过剩产能进行“关、停、并、转”  ,那么当“十三五”结束后  ,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调  ,基础原质料需求进入减量期的时候  ,企业会比今天更难受。

       第二  ,工业迈向中高端。经过30多年的革新开放  ,从全国规模来看  ,今天的中国制造颐魅正从中端迈向中高端  ,但就建材行业来看  ,“十三五”应是从中高端迈向高端。一方面  ,我们另有低端生产线在运行  ,市场另有低标准产品  ,但在水泥、玻璃、新质料等方面  ,我们的技术和装备都抵达了国际一流水平。已往30多年来  ,我们基本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的门路  ,现在逐渐走在了前面  ,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前不久  ,世界水泥大会在北京举行  ,外国同行都来到中国  ,看我们是怎么做的  ,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挑战。作为领跑者  ,我们必须考虑整个行业的生长偏向  ,必须思考深条理的问题  ,必须发挥引领作用和领袖风范  ,必须加速转型升级、牢牢掌握制高点。

       第三  ,情况的压力。目今人类生长遇到两大问题:一是增长的极限  ,就是能源和资源不可连续;二是生存的极限  ,气候变革使人类生存面临困难 ?蒲Ъ胰衔  ,从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2100年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上限是2℃  ,凌驾这个限度地球就不受控。已往100多年全球已升温1.1℃  ,未来85年只有不到1℃的空间。如果按现在的能源消耗方法  ,85年之后全球气温会提高5~6℃  ,有文章就说  ,那时我们不必再探索去火星了  ,地球很快就会成为火星了。所以现在各国都很是体贴气候问题。上午  ,我加入了中法气候和绿色经济论坛  ,李克强总理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出席讲话。11月底12月初  ,世界气候大会将在巴黎举行  ,这次气候大会很是重要  ,将决定2020年以后气候方面的世界规则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  ,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中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  ,建材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各人可能清楚二氧化碳总量的盘算方法  ,就是工业排放加上水泥石灰石剖析的二氧化碳数量减去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面对生长极限和生存极限的双重压力  ,建材作为高耗能、高情况负荷的行业  ,未来节能减排的压力会更大  ,必须心系社会  ,严格自律  ,从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等方面思考工业厘革。研究余热发电技术、开发高标号水泥、生长绿色工业等都是我们义禁止辞的责任。

       第四  ,“一带一路”新机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企业立异转型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给予了更大的空间。建材行业“走出去”  ,最早是出口产品  ,厥后是做EPC  ,现在则是外洋投资。“走出去”做企业和以前做买卖、装设备纷歧样  ,要恒久扎根外洋  ,从已往以本土化为主的企业酿成国际化的跨国公司  ,这是很大的跨越。

       二、中国建材集团转型升级的实践

       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大力推进水泥、玻璃的联合重组、结构调解和节能减排”;第二句话是“大力生长新型建材、新型衡宇和新能源质料”。这么多年来集团紧紧围绕这两句话  ,加速结构调解  ,推进整合优化  ,取得了快速生长。实践证明  ,这一战略是完全正确的。

       推动古板工业的转型升级。水泥方面  ,通过大规模联合重组  ,组建4家大型水泥公司  ,整合了4亿多吨产能  ,居全球第一  ,全球每用10吨水泥就有中国建材集团1吨  ,同时发动行业集中度从2008年的16%提升到现在的53%;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炸掉小立窑  ,推行高标号化、特种化、商混化、制品化等经营结构的调解;投资150多亿对所有切合条件的水泥厂建设余热发电体系。玻璃方面  ,大力生长电子玻璃、光伏玻璃、智能玻璃、建筑节能玻璃等  ,退出普通浮法玻璃。

       大力生长“三新”工业。新型建材方面  ,石膏板产量21亿平方米  ,居全球第一  ,全球每用3张石膏板就有中国建材集团1张。新型衡宇业务  ,建设并推广“加能源5.0绿色小镇”项目  ,在衡宇建设中接纳地热、光热、光电、家庭风电、沼气等五项增加能源供应的方法。中国农村有300亿平方米农房  ,如果都用加能源衡宇  ,让每一座屋子都不再是耗能的屋子  ,而成为输出能源的发电厂  ,这将是场多大的厘革。我们的绿色小镇项目在外洋也纷纷落地  ,上月刚与英国签了一个大单  ,在爱丁堡四周建设8000套新型衡宇。新能源质料方面  ,玻璃纤维年产能120万吨  ,居全球第一  ,碳纤维、风电叶片年产能划分为5000吨、1.5万片  ,均为全国第一  ,现在又进入玻璃薄膜太阳能领域  ,正着手推进光伏10(海内GW)+5(外洋GW)的生长结构。

       三、下一步转型升级的思路

       中国建材集团转型升级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转型不是转行  ,转型是继续和生长  ,是提升行业价值  ,是看法、结构、经营模式的深刻厘革。下一步转型升级的偏向主要有四点:

       第一  ,绿色化。整个工艺路线、产品偏向都要围绕“绿色、循环、低碳”六个字去做。我们强调三句话:一是在原质料选用上尽量接纳都会和工业固体放弃物  ,生长循环经济  ,二是在生产历程中尽量做到零排放  ,三是生产的产品要节能环保  ,有利于健康。要站在人类生存和生长的品德高地上考虑未来  ,不可把企业的生长和人类的生长对立起来  ,要凭据环保、宁静、质量、技术、本钱的排序做企业。

       第 二  ,智能化。加速“两化融合”  ,把“互联网+”、大数据、云盘算等技术手段都用起来。最近中联水泥在泰安做了一条智能化水泥生产线  ,接纳“互联网+水泥制造”模式  ,能效、环保和效益指标均抵达世界先进水平。去年凯盛集团在德国收购了Avancis公司  ,收购的初志有两个  ,一是引入薄膜太阳能技术  ,二是学习德国工业4.0技术  ,这个工厂从冲洗玻璃到镀膜、激光照刻、做电池组  ,再到最后包装  ,整个历程全部使用机械人  ,智能化水平很是高。

       第三  ,高端化。不是彷徨于低端  ,也不满足于中高端  ,而是要争取高端化  ,在这方面我们当仁不让。30年河东30年河西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建材大国、成为全球建材科技研发和中高端装备生产的基地  ,像水泥装备、玻璃装备、石膏板技术等等  ,跨国公司都是从中国公司购置。“十三五”期间  ,中国的产品、技术、装备都要站到制高点上  ,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第四  ,国际化。以前我们理解“走出去”就是到生长中国家去  ,到经济生长水平不如中国的地方去  ,但现在来看  ,兴旺国家的商机也许多  ,像中国的高铁、新型衡宇  ,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很需要。去年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55亿美元  ,在意大利投资35亿美元。同时  ,可以把中国的中高端装备与兴旺国家的高端技术结合起来  ,与兴旺国家跨国公司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  ,中国建材集团在这方面和三菱、施耐德等公司相助得很是好。所以  ,国际化不可像以前那样简单地想问题  ,也不可单枪匹马地“走出去”  ,我们既可以到生长中国家加入建设、进行技术转移  ,又可以到兴旺国家整合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  ,还可以和跨国公司联合起来配合开发市场  ,实现相助共赢。

       目今  ,建材行业遇到了一些困难  ,但困难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反思、学习和提高。恰恰是因为像今年水泥销量的下跌和价格的下滑  ,把我们震醒了。只要我们醒了  ,只要我们看到问题  ,只要各人行动起来  ,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我相信  ,建材行业一定能够比其他原质料工业更早地驶入立异竞合的蓝海  ,一定能够迎来一场凤凰涅槃式的新生。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