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企业视察报“容纳性经营”系列谈之一:容纳是企业经营内在需要
来源:企业视察报 作者:宋志平 宣布时间:2013-09-02“容纳”,是一个人品德和内在修养的体现。作为企业家,容纳绝不但仅是自身修养的体现,容纳的心态能够让企业获益匪浅。
中国的企业家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一切以企业利润***化为焦点,只考虑投资者利益。可是在企业生长历程中发明,客户利益、员工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所以生长到企业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企业民众化阶段,也就是综合目标阶段,把投资者、客户和员工的利益都纳入到企业的目标中一并考虑。我在北新建材时提出过“没有比员工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没有比客户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没有比投资者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这是对企业治理提出的要求,也体现出其时企业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个阶段是企业社会化阶段,即不但要注重投资者、客户和员工,也要关注整个社会、自然和资源的可连续性,注重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现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好比,韩国浦项钢铁把企业的情况、宁静、质量、技术、本钱五项要素凭据重要水平依次进行排序?杉陨缁崂娴闹厥铀。现在,国资委提出央企要担负“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体现出中国企颐魅正面临企业社会化的阶段。从这点可以看出,在企业生长的第三个新阶段,企业的生长方法和设定的目标正在越来越强烈地体现着容纳性。
现在提倡企业的生长要立异,而立异生长也需要容纳性立异,即我们常讲的集成立异。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和产品是靠独门技术完成的,尽管我们提倡;ぶ恫,但太过垄断和封闭技术的时代已经完结,现在险些每项技术都有差别国家、差别企业在相互追赶,并且最终的结果也往往相互借鉴。中国建材集团这些年通过并购海内外高科技企业、通过引入高条理人才、通过种种方法的集成立异,在建材和新质料等许多领域成为海内行业的领先者,都源于这种容纳性立异的思想。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市场竞争主体,市场竞争更多强调的是优胜劣汰,但这并不故障以容纳的心态面对竞争。我们思考问题不可只是直线型,一讲到竞争,似乎就是你死我活,讲到容纳似乎就是一团和气。其实,容纳中有竞争,竞争中也需要容纳。在这个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里,做企业所包括的因素越来越多,需要企业的容纳度越来越大。只有容纳别人才华被别人所容纳。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听取种种意见,接纳差别诉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属性,但在西方兴旺国家早年的市场经济竞争历程中,企业大都经历了生产过剩和无序竞争。好比把过剩的牛奶倒入海里这样的例子,恰恰反应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无序竞争的毛病。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即主张良性化的、有序的市场竞争。其实,在今天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也十分理智,西方人经历了若干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可以说西方绝大大都工业集中度都极高,市场酿成了大企业之间的一种良性竞争,既包管了竞争的理性化,也包管了投资者、员工和客户的利益平衡。因此就有了竞合理论,有了著名的“蓝海”战略。从西方的工业生长可以看出:联合重组并非企业垄断,市场经济最终目标是要抵达一定的市场集中度,而大企颐魅掌控市场会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和市场稳定。
以前我们认为,计划经济是政府有形的手,而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在市场经济中,健康的大企业才是那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它们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市场的调解,大企业对社会担负更多的责任,同时也是发动中小企业的引擎。
现在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中速生长阶段,我国工业也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特点是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企业家们用一颗容纳的心,顾全到行业,照顾到他人,建立一个新的供需平衡,以提高质量和品质为主,以提升技术为主,而不是再增加产能。
一些企业和企业家以击败竞争者为目标进行自杀式压价竞争,甚至以次充好,种种宁静事故屡出不穷,把整个行业都几近搞垮……看到这些令人痛心,倘若企业家看待企业生长和行业竞争有容纳的心态,就可以把整个行业培育得更好。